引言8月7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能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材能源”)与海尔中央空调签署战略合作协......
引言8月7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能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材能源”)与海尔中央空调签署战略合作协......
包含了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11城市在内的汾渭平原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整治压力。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安排,8月20日开始,约90个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将进驻汾渭平原11城市,将对区域内的燃煤清洁替代、小锅炉淘汰改造、工业企业环保设施等环保问题展开全面督查。“大气治理最关键的时间在冬季,老百姓感受最不好的时间也在冬季。”8月1日,在陕西省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发布会上,陕西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称,所以要制定好今年的“冬防”方案,在应急期间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
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空气污染之所以严重,燃煤供暖是主要因素之一。7月底,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北方清洁供暖试点申报范围扩大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
如果成功入围,汾渭平原城市每年可以获得3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按照要求,在三年示范期结束后,试点城市的城区清洁供暖率达到100%,平原地区基本实现取暖散煤替代。汾渭平原涉及的山西、河南、陕西三省,都是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清洁供暖的试点改造,将影响着这些地方的能源消费方式和能源替代的转变。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汾渭平原城市PM2.5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而同期长三角地区、北京市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分别为51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在169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临汾、咸阳、运城、西安、渭南、晋中6个汾渭平原城市上了“相对较差的后20位城市”的黑名单。
除了公众最为关注的PM2.5数据之外,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就《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到,汾渭平原是全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产业结构偏重且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大量燃用散煤,一些钢铁、焦化企业还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亟须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黄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汾渭平原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改善力度低于京津冀等地区,多项污染物不降反升。以PM2.5数据来看,2015至2017年,汾渭平原城市总体PM2.5平均浓度值逐年上升,三年间总体上升幅度达12.3%,而同期全国365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11.1%。
7月26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发布会上提到,汾渭平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将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做法,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
“现在汾渭平原城市这种环保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陕西省环保厅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陕西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从2012年开始加速,但现在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关中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的3.9倍、3.6倍。另外,臭氧已取代PM2.5成为陕西最大的大气污染物,治理难度比PM2.5更大。该官员认为,煤炭占一次消耗能源比较高、工业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陕西治理空气污染面临的主要难题。而冬季采暖使用的清洁能源占比低,也是冬季治理空气污染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实际上,同样的困境也存在于山西、河南的汾渭平原城市,而这些地区都是传统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较低。在黄薇看来,不同于京津冀等已经有较为成熟治理思路和路径的地区,汾渭平原城市的能源消费依赖煤炭,清洁能源保障能力较弱,对多污染协同治理的挑战更为严峻。
根据此次的《通知》,在去年首批12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决定将北方清洁供暖试点申报范围扩大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在具体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上,张家口市比照“2+26”城市标准,为每年5亿元,汾渭平原城市每年3亿元。
据陕西省环保厅人士透露,包括西安、咸阳等多个汾渭平原城市,都已经启动了清洁供暖试点的申报工作。“现在一些城市的申请文件刚提交。”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工作人员称,四部门要进行审核,初步确定的申报城市还将进行公开答辩,最终入围的城市名单将在确定后公布。
据了解,中央财政给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的奖补,是一个引导资金,入围城市还需要拿出数倍的资金,对当地的清洁取暖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减少煤炭消耗、推进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供暖。按照要求,三年示范期结束后,试点城市城区清洁供暖率要达到100%,平原地区基本实现取暖散煤替代;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节能水平比现行国家标准提高30%,城区具备改造的建筑全部完成节能改造,城乡结合部及辖县完成80%以上。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玺灵认为,城镇采暖是建筑能耗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冬季取暖是北方冬季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清华大学的测算,现在中国北方城镇采暖面积约100亿平方米,能耗为1.67亿吨标煤。而到2030年,采暖面积将超过150亿平方米,每年消耗2.5亿吨标煤。与此同时,城镇采暖还带来了空气污染、清洁能源难接入、热能浪费等多重问题。
陕西官方数据显示,陕西省燃煤、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电、工业余热取暖面积占总取暖面积的比重分别为59%、37.3%、1.6%、1.2%和0.9%,2016年全省清洁取暖率约50%。要提高清洁取暖的比例,首要任务是“减煤”,拆除不达标的燃煤锅炉,治理无法集中供暖地区的散煤燃烧问题。陕西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8月1日提到,陕西将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关中平原地区的农村散煤要进行为期三年集中专项整治,通过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和煤改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另外,陕西还制定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减煤措施,今年确定500万吨指标,其中电力系统300万吨,钢铁水泥等非电力重点行业200万吨,指标将分配到每一个企业,将对完不成指标的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清洁供暖推进能源转型,“减煤”之外,需要的是更为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现实中,燃煤取暖是成本最低的取暖方式,改为清洁取暖仍将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压力。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正国曾透露,公司2016年在宁夏544个村级卫生所建设了光伏发电用电取暖的示范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了解,宁夏的这些村卫生所此前都是烧煤炉子取暖,通过改造为太阳能发电取暖,为村民就诊提供了舒适的温度和干净的环境,同时这些卫生所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每年还能为电网提供520万度电并产生收益。
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光伏取暖方式成本较高,每个村卫生所单体投资约为13万元。另外,由于村卫生所只是在白天开业,晚上没有人,所以不需要考虑备用电源问题。正因如此,这种光伏取暖示范项目,现在还远达不到大规模推广的程度,这也是清洁能源的高成本“短板”的缩影。实际上,一个城市的清洁取暖改造,仅依靠3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陕西的规划,燃煤供热锅炉以后将不再新建,扩大热电联产供热面积、推进天然气取暖、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电取暖、工业余热取暖将是以后的方向。
近期,陕西省在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中也提到,将积极拓展资金渠道,鼓励引导发展绿色金融、开展PPP项目支持清洁供暖项目建设运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清洁供暖相关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引导保险公司、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参与清洁供暖项目建设运营。“以西安为代表的汾渭平原城市,如果城区清洁供暖率能达100%的目标,将对北方地区全面提升清洁高效供暖系统、缓解冬季大气污染提供宝贵经验。”黄薇认为,汾渭平原城市的清洁供暖治理大气污染的切入点,也是广大群众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能源消费方式转变。通过试点,也能推动清洁能源价格和体制的市场化运行,加大清洁能源的保障能力,这也将为汾渭平原城市开启能源转型的新起点。
另一方面,清洁供暖改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成本和补贴压力,以及取暖技术问题。黄薇建议汾渭平原城市可以吸取京津冀地区清洁供暖改造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能源替代脱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