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8月7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能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材能源”)与海尔中央空调签署战略合作协......
引言8月7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能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材能源”)与海尔中央空调签署战略合作协......
日前,按照《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陕西省发改委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和有关地市编制了《陕西省地热能清洁取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本方案重点针对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韩城、杨凌和西咸新区在内的关中地区,实施期为2017-2021年。
《方案》提到,根据陕西省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和冬季釆暖负荷需求,发展地热能供暖重点在关中地区推进。到2019年底,关中地区推进地热能示范供暖面积新增1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26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中深层(含无干扰地热供暖)地热供暖面积740万平方米以上。全省地热能供暖面积累计达到4500万平方米以上。
到2021年,关中地区推进地热能示范供暖面积再新增25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增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7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中深层(含无干扰地热供暖)地热供暖面积1800万平方米以上。全省地热能供暖面积累计达到7500万平方米以上。
陕西省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巨大,分布范围广阔,但各地区资源分布、资源量差异较大。浅层地热能在全省广泛分布,其主要利用形式——地下水地源热泵和地埋管地源热泵在不同区域的适宜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地下水地源热泵形式在关中盆地和映南山间盆地较适宜,地埋管地源热泵形式在全省大部分区域均适宜。全省10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浅层地热能总能量为4.49×1018焦,折合标准煤2560.2万吨,冬季可供暖面积为8.84亿平方米。
中深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分为孔隙裂隙型、构造裂隙型和溶隙裂隙型三种类型。关中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属中低温地热资源,资源储量非常巨大,热储层内可利用的热量为8.07×1021焦,相当于标准煤2760亿吨。
干热岩主要分布在关中盆地和映南秦巴山区,关中盆地主要为沉积盆地型干热岩,秦巴山区亦存在干热岩赋存条件。
陕西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开始于2005年,截止2017年底共有开发利用工程183处,其中关中122处,总供热/制冷建设面积约1100万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利用形式主要为地下水地源热泵,其次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及少量中水源、污水源地源热泵类型,其中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148处,供暖/制冷面积1121万平方米;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33处,供暖/制冷面积190万平方米;中水源、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各1处。
陕西省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早,现有温泉(群)13处,地热井490眼,开釆深度340~4500米,水温25~128℃,主要集中在西安、渭南、咸阳。中深层地热资源早期主要用于温泉沐浴、浴疗、休闲等,后逐渐应用于供暖、养殖种植等方面,年开采量10548万立方米,其中供暖主要集中在咸阳、西安、渭南城区,总供热面积为2200万平方米。目前陕西省无干扰地热能供热已实施约900万平方米。
陕西省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年)的通知》指出,到2019年,陕西全省(关中和陕北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3%;到2021年,全省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
关中地区冬季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是陕西省清洁取暖发展的重点区域,将率先实现清洁取暖。2019年,城市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2021年,城市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60%以上。
《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7-2021年)》指出,以关中地区为主,积极发展地热能供暖,提高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关中地区新建建筑釆用地热能供嗳不低于30%,西安市和西咸新区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全部釆用地热能供暖。重点推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率先应用地热能进行供暖制冷。
新建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且具备条件的,应采用地热能供暖制冷。引导社会投资的1万平方米以上的酒店、商场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地热能供暖(制冷)。
陕西省将积极推进老旧建筑地热能供暖改造,率先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设一批分布式供暖(制冷)示范项目。到2021年陕西省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
陕西省为加快推进地热能清洁供热应用,今年年初陕西省住建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陕西省地热能供热市场和工程技术体系健全完善,关中区域地热能成为城镇供热的重要方式,建设地热能供热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区3-5个,发展地热能供热800万平方米以上。